个人股票质押 欧洲集体“亮剑”!挪威率先下发全球通缉令,要求逮捕内塔尼亚胡_加沙_国际
“如果内塔尼亚胡总理踏上挪威的土地个人股票质押,我们将立即逮捕他。”
这句话由挪威外交部国务秘书克拉维克于8月12日对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所说,震撼了国际社会。一个人口不到600万的北欧小国,竟然在这个时刻站出来,公开表示将执行国际刑事法院(ICC)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布的逮捕令,指控他在加沙实施了战争罪与反人类罪行。
这种表态显然不同寻常,尤其是在如此重要的国际政治背景下。
展开剩余84%不仅是挪威,紧接着,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表明立场。
德国做出了最直接的反应,停止了对以色列主力坦克——“梅卡瓦”坦克发动机的供应,这一举措意味着切断了以色列军事力量的“命脉”。法国也没有保持沉默,高举法律的大旗,强烈呼吁欧盟成员国履行国际法的责任。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更是表明所有成员国必须执行ICC的逮捕令,向以色列施加更大的压力。此时,国际社会的目光更加聚焦于以色列。
但挪威此次的立场并非一时冲动。
事实上,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官早在2024年11月就已经发布了对内塔尼亚胡的逮捕令。根据检察官卡里姆·汗提交的千页指控文件,文件中详细列举了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实施的种种暴行,包括蓄意杀害记者、强行封锁致使数十名儿童死于饥饿,以及强迫80万巴勒斯坦人离开家园。
克拉维克在采访中明确提到,以色列军方袭击了学校、医院及记者,并指出这些行为让人无法容忍。他愤怒地表示:“我们目睹了对平民的有意折磨,这已超出了战争的底线。”
挪威的言辞尖锐,确实撕开了某些强国的面纱,向世界宣告国际法并非摆设。
然而,欧洲并非全体一致。
博雷利代表欧盟发声,要求所有成员国执行国际法院的裁决,并驳斥了以色列指责其反犹主义的说法。法国和德国也立场坚定,表示一旦内塔尼亚胡踏足本国领土,他们将立即实施逮捕。然而,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此表示强烈反对,甚至威胁要退出《罗马规约》,并称“谁敢抓人,就视为匈牙利的敌人”。波兰的态度则更为复杂,虽然为内塔尼亚胡提供了安全通道前往奥斯威辛参加纪念活动,但同时也对ICC的通缉令表示支持。这一局势使得欧洲在这场争论中明显分成了两派,也让外交官们在安排国际会议时小心翼翼,生怕其中有人物成为“通缉犯”。
这场风波的真正导火索,出现在8月8日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的一个极端决定——全面接管加沙城,迫使80万巴勒斯坦平民在两个月内迁往战火更为猛烈的加沙南部。
内塔尼亚胡公开宣称这一行动是为了“铲除”哈马斯的据点。然而,加沙的现状已经无比悲惨,冲突已造成超过6.1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,其中1.8万为儿童。今年7月,仅由于饥饿便有37名儿童死亡。
以色列政府严密封锁了物资通道,连国际救援组织的食品和药品都被拦截。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,内塔尼亚胡竟然轻描淡写地回应道:“加沙饿死的人还没美国多!”这一言论不仅让国际社会愤怒不已,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对以色列的指责和批评。
国内情况也对内塔尼亚胡构成了巨大的压力。
就在8月9日,超过10万名以色列民众走上特拉维夫的街头,举着“反对种族灭绝”和“结束可怕战争”的标语,围堵了国防军总部。一位预备役军官的母亲情绪激动地拿着扩音器喊道:“这是非法命令,士兵们,别执行!”反对党领袖拉皮德也毫不留情地批评内塔尼亚胡的政策是“灾难”,甚至财政部长比撒列·斯莫特里赫公开表示“对内塔尼亚胡失去信心”,并呼吁推翻政府。军方高层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,总参谋长扎米尔警告占领加沙只会让以色列陷入“黑洞”,加大士兵们的风险。
在国际舞台上,反对的声音更是如同海啸般席卷。
23个伊斯兰国家联合发表声明,痛斥以色列“公然违反国际法”。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相继与以色列断交,洪都拉斯也召回了大使。在欧盟内部,西班牙、爱尔兰等9个国家直接承认了巴勒斯坦国。
然而,当欧洲国家集体行动时,美国的反应却显得截然不同。美国在安理会的代表仅仅发表了一句“ICC令人愤慨”,却对以色列的暴行避而不谈,仍然一味强调“哈马斯释放人质,战争就能停”。这背后无疑有强大的犹太游说集团和军工复合体的影响,尤其是在美国刚刚批准了一笔高达200亿美元的对以色列军售大单之后。
尽管美国依旧力挺以色列,但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孤立的趋势日益加剧。
尽管挪威的逮捕令在短期内可能难以执行,但它已经对以色列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沉重打击。如今,以色列媒体不得不自嘲:“总理成了全球头号通缉犯。”匈牙利或许还会给内塔尼亚胡留一线生机,但在德国或法国,他可能随时被逮捕。而他强推的“全面接管加沙城”计划,仍在继续进行,巴勒斯坦民众的处境更加岌岌可危。
发布于:天津市